欢迎来到桐城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2024年04月17日 星期三

老骥奋蹄 践行”育才”初心 ――记桐城中华职业学校理事长、桐城市关工委委员徐智明

发布时间: 人气:0 来源:admin

他是位年近九旬的老人,面对他,你除了能感受到一位普通老人的慈祥,更多的是感受到他的思维缜密、目光远大。

他是位幸福的老人,四个孩子早已成家立业,可他却不愿过着那种儿孙绕膝、颐养天年的安逸生活,而是壮心不已,把满腔的心血都倾注在他所挚爱的职教事业和孩子们身上。

他退而不休、躬耕杏坛、矢志育人、爱洒学子,不仅谱写了桐城民办职业教育的华美篇章,也书写了退休后再创业的传奇人生。他2010年荣获中华职教社“第二届黄炎培杰出校长”奖,2011年获“安徽省十大教育新闻人物”,2012年获“首届感动桐城十大人物(道德模范)”,2013年获安庆市“第三届道德模范”,2013年荣登中国好人榜,荣膺“诚实守信好人”,2014年被中组部授于“全国离退休老干部先进个人”,受到国家主席习近平亲切接见,2018年荣获桐城市“首届最美老干部”。

他,就是被称为桐城市民办职业教育第一人的桐城中华职业学校名誉理事长、桐城市关工委副主任徐智明。他19518月参加工作,1956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06月任县教育局副局长,从此开始了长达60余年的教育生涯。无论是在职还是退休,他始终以人民利益为第一生命,永葆共产党人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从他身上,你能真正体会出教育家陶行知那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高尚境界;从他身上,你能真正感悟到当下教育人应有的责任、操守和育人情怀。

不忘初心,为了孩子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国家教育资源还很匮乏,每年都有大量初中毕业生因考不上高中而失学。1992年,徐智明同志和他的老战友们通过调研发现,桐城每年约有5000余名初中毕业生没有学上,而不得不远走他乡当童工,甚至有少数浪迹天涯误入歧途,内心焦虑不安。1993年,从事教育工作30多年徐智明同志从教育领导岗位正式退休。“一张张失学孩子的脸庞,给我教育很深,触动很大”,徐智明说。于是他苦苦思索:百年前京师大学堂总教习吴汝纶先生能创办新式教育――桐城中学堂,我们为何不能秉承教育前辈黄炎培“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的办学理念创办一所职业学校,探索发展以专项技能为主的特色综合高中。于是他找昔日两个老搭档齐瑞林、尹昌庚同志商量,退休后是否可以创办一所职校接纳这些孩子,给他们一个成长的通道。他们经过认真筹划,凭借个人社会威望取得了当地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迈开了艰难办学第一步,桐城中华职业学校应运而生,开创了桐城民办职业教育之先河。

一切从零开始,为了孩子有学上,徐智明与大家合计,决定先从办培训班起步,以教育养教育。他们从退休金中拿出三万元作为开办经费,筚路蓝缕,租教室、借桌椅、聘教师,迎难而上……经过十多年的艰苦奋斗,点滴积累、滚动发展、学校三易其址,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终于将占地65亩、建筑面积27800平方米的一所高楼林立、布局合理、环境优美、办学条件日趋完善的省级示范中等职业学校展示在世人面前,继续谱写新的育人篇章。

引领发展  孜孜以求

在桐城中华职业学校,有人尊称徐智明为老校长,有人夸他是教育家,在熟悉的人看来,这两者对他都不为过。他三十年如一日,上下求索,与时俱进,引领着桐城中华职业学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一路风雨兼程,一路硕果摇枝。

桐城中华职业学校以“金的人格,铁的纪律”为校训,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的职教办学理念,坚持知识与技能并重、升学与就业并举的办学方向,让中职学生就业有能力、升学有基础。发扬“奉献、勤奋、团结、诚信、爱心”的十字办学精神,不断拓宽办学思路,开拓进取。

1998年秋季开始,桐城中华职业学校被正式列入中职招生计划,走上了以学历教育为主兼顾短期培训的中等职业教育发展道路。这时,徐智明同志就提出“管理出质量,管理出效益,管理出人才”的口号,教育所有教职员工要有管理的意识,逐渐走上管理制度化、管理科学化、管理人性化的道路。管理制度化,即为学校各项工作建章立制,制度健全规范,切实可行;管理科学化,即遵循教育规律开展各项管理工作;管理人性化,即从关爱出发,以思想教育为主,以鼓励为主。

在办学实践中,学校对管理工作不断进行创新,2007年徐智明同志创造性地提出“班外班管理模式”,即谁动员来的学生谁参与管理,当他的“班外班主任”,协助班主任管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这一做法不仅强化了学校对学生的管理,同时也给予了学生更多的人性关爱,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正是由于学校管理得法、得当、严格,所以学校教育教学质量逐年稳步提升。

2009年,徐智明和学校领导班子依据“管理出质量,管理出人才、管理出效益”的指导思想,提出了“十股力量齐抓共管,千名师生同德同心”的管理措施,把德育工作责任落实到学校管理工作各个层面、各个环节。突出“爱心”教育,把学生的安全管理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警钟长鸣,常抓不懈。办学以来没有出现重大的安全事故和教学事故,校园安定,师生和谐。充分体现了科学管理、精细管理、人文管理,成绩显著。

重视新生入学教育,新生入学教育是高中阶段教育的起点,直接影响到中职阶段教育目标和学生的人生规划,意义非常重大。他们的做法:一是对新生进行为期一周的严格军训,规范其行为。通过严格、正规化军事化的训练,达到增强纪律意识,锻炼信心和意志,增强团队意识,增强自立自理能力。二是开展“四大课”教育。第一课:“五尊重”教育(尊重父母、尊重学校、尊重师长、尊重同学、尊重科学),让学生坚守做人道德底线;第二课:校史教育(创业史、创新史、发展史、辉煌史),激发学生勤奋学习、立志成才的斗志;第三课:校训教育(金的人格,铁的纪律),为学生树立循规蹈矩、立身处事标杆;第四课:法制教育,让学生学法、懂法,做遵纪守法公民。

成立学校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定期邀请老党员、老干部、老专家走进校园,讲党史革命史,讲法律法规,讲科技发展,讲职业规划,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启迪学生学科兴趣和思考专业方向。每年召开一次学生家长代表会,由校领导汇报学校工作,分析存在问题,由家长代表介绍家庭教育方法,交流经验体会。学校、社会、家长三方合力,营造出浓郁的德育工作氛围。

精心策化周一晨会,规范升国旗仪式,激发同学们爱国主义情感,安排优秀教师或学生代表发表励志演讲,陶冶情操,引领同学们奋发向上,寓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常规管理教育于一体。

办学30年来,桐城中华职校形成了“管理严格,注重‘爱心’教育”的鲜明办学特色,学校师资力量雄厚,各类专业的实训设施齐全。全体教职员工以为国家培养中等职业技术人才为己任,潜心教学,精心育人,取得了卓著成果。历届对口高考达线率均达到90%以上,其中本科达线率为20%以上,2001年机电专业的张林同学考取了东南大学,2004年计算机专业王敏考取了中国矿业大学,2006计算机专业的余意考取了河南理工大学。学校已和浙江新宝、百王马达、苏州的爱知、住友、雅兴、芜湖奇瑞及广州、南京、安庆、本市的企业和单位,通过签约、订单培养等方式进行合作,为毕业生铺平就业道路。就业道路畅通,就业率达到100%。由于桐城中华职业学校真正做到了“教育一个,脱贫一户,带动一片”的效果。有一大批孩子成人成才,在已就业的学生中,有的已成为企业主管和业务骨于。

爱生奉献 打造精神家园

在桐城教育界,徐智明理事长的无私奉献、爱生如子、全身心投入教育事业的敬业精神是出了名的。刚办学时,徐智明等三位创始人亲任班主任,既当教务员,又当服务员。冬天不畏严寒,夏季不惧酷热,同心同德,尽智竭力。为桐城孩子们放飞梦想创设了一片晴空……

“没有爱,就没有一切。”桐城中华职业学校不少学生都是农村和边远山区贫困家庭的子女,徐老为了使他们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学校每年除了报告市民政局资助一部分贫困学生外,还在学校经费极度困难的情况下,对部分学生的学费实行减缓免,三位创始人每人每月也拿出100元资助一名困难学生,直到这些学生走上就业岗位或考取大学为止。徐老本人从1998年秋季开始,每学期都要亲自写请柬,自掏腰包,在家里或在学校食堂宴请综合评比获得一等奖的学生已达800多人次,激励他们奋发学习,勤学苦练掌握技能。

中华职校的师生永远不会忘记曾发生过的感人一幕:20009月,在学校的食堂里,一位年届七十的老人,一个正值花季的少年,一个灶上、一个灶下配合着做饭;老少相谐的场面,构成了一幅温馨的油画。可熟悉的人都知道,这对老少间并无血缘关系,少的是该校一位枞阳籍学生,中秋节因未赶上班车回家,在校又没吃上晚餐。徐老听说后,立刻从家里带上三个鸡蛋,炒了一碗香喷喷的蛋炒饭,直到这位学生含泪吃完蛋炒饭后,徐智明理事长才放心地离开。

徐智明同志注重把爱洒向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每月点亮学生集体生日蜡烛,至今已举办223次,为学生带来家的温馨;到病榻前慰问,为学生带走病痛与孤独;周末、节假日送学生上车回家,留给学生一份平安;设宴为毕业生践行,送给学生一份良好的祝愿……

关注弱势群体,把残疾人教育纳入招生范围。办学以来,学校共招收残疾、智障学生48人。在桐城也只有桐城中华职校为他们敞开入学大门,为他们提供展示就业有基础、升学有能力的人生平台,让他们顺利就业或升入高校继续学习。2013届魏章建同学,因脑膜炎后遗症被其它职校拒之门外,来我校就读三年考入池州职业技术学院。在高职,他奋发学习,被评为“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毕业后被家乡企业聘任为网络营销员,月薪8000元;玉石雕刻专业的徐瑞(女)同学从小耳聋,2014年参加省首届雕刻技能大赛荣获一等奖,并颁发“高级技工”资格证书,毕业后多家企业争聘;2021届重度残疾学生乔晶晶(女),入学后,奋发学习,品学兼优,荣获国家奖学金,轰动全市职校。

办非营利性质的平民学校,近三十年来,学校各项收费标准远低于同类学校,让低收入家庭孩子上得起学,对困难人群家庭学生学费实施减、免;学校不办以营利为目的食堂,饭菜多样化,让学生“吃饱、吃好、吃巧”。学生家长称赞中华职校是“平民学校”、“草根学校”

徐智明同志如此的付出,有人不禁在问,这三位创始人每月到底在学校拿多少钱?可审计局的同志到学校审计账务时知道,从1993年到1997年他们是分文未拿,连来人招待都是自己掏腰包。19981999年他们每月拿100元,2000年和2001年每月拿200元,从2002年开始每月300元,近两年他们所拿的工资有所提高,但仍远远低于在校教职员工的平均工资。为此很多人都感到不可思议,领导和同事们几次建议提高他们待遇都被拒绝了。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徐智明等三位老同志以他们的勤奋,他们的爱心,他们的诚信,他们之间的相互团结,为教师铺设了通往心灵深处的美丽虹桥。成立学校党支部,发展党员,关注教师政治成长;搭建平台,关注教师专业发展;给教师买“五险一金”,提高教师幸福指数;建工会,倡民主,尊重礼遇,让教师从教有尊严感,感动了学校教职员工。全体教师以立德树人为已任,甘于清平、爱岗敬业,人人争做有“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功底、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学生和谐相处、奋发向上。在教学上刻苦钻研,努力创新教学方法。针对学生差异比较大的情况,采取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方法,对差生采取课堂讲,课后补,对成绩较好的学生高要求,开小灶,这样既让成绩好的学生吃得饱,也使成绩差的学生听得懂,跟得上。

立德树人,构建德育工作体系,重视班级管理,要求班主任“当好幼儿园园长,不当警察局局长”,以满腔热忱爱护学生; “当好档案馆馆长,不当维持会长”,建立学生健康成长档案;创新教学理念,坚持教书育人;开展主题教育,实施活动育人;打造校园文化,体现环境育人;抓好后勤管理,实现服务育人。学校管理全体教师身先士卒,率先垂范。遵照“以人为本,成才先成人”的教育理念,用爱营造学生成长空间。对待犯了错误的学生,以理服之,以情感之。学生生病了,班主任、班外班主任、课任老师轮流陪护。

正是在徐智明等老同志率先垂范,“用爱心铸造中华职校,用匠心建设中华职校,把毕生投身中华职校”的情怀熏陶下,学校全体教职工乐于奉献,不畏苦累,虚心向上;全体学生在此快乐学习成长,使学校成为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

桐城中华职业学校办学近30年来,共培养全日制中等学历学生8721人,向高等院校输送学生2589名,其中本科院校261人,6132名学生顺利走上就业岗位,在职人员中短期培训毕结业学员5047名,实施“温暖工程”、“阳光工程”、“就业脱贫”技能培训上万人次,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人才、为高等职业教育输送具有扎实技术技能基础和合格文化基础的生源做出了应有贡献。真正实践了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实质:职业教育的对象是大众,方法是理论联系实际,目的是培养服务社会的劳动者;有效达到了职业教育的最终目的: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

创办者徐智明同志不求回报,两次谢绝市政府给予他个人高额(50万、30万)奖励。为了让学校更好地服务社会,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他将总资产近亿元的学校捐赠给政府,积极探索职业教育国有民办发展新路。面对社会一些人说他是“傻子”,他却自豪地的说:如果说我办学校是“雪中送炭”,如今把学校送给政府则是“锦上添花”。目前,桐城中华职业学校是安徽省职教社系统唯一一所社办中职学校,也是全省唯一一所资产不属于个人所有的民办性质学校。

2017年中华职业教育社百年华诞之际,中华职业教育社给徐智明同志颁发了《荣誉证书》,表彰他“长期以来,怀着对中华职业教育社事业的深厚感情,爱岗敬业,积极作为,用实干诠释事业,用汗水浇铸梦想,无怨无悔地付出,为中华职业教育社各项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面对徐智明同志,与其说他是位可敬的老者,不如说他是位孜孜以求的行者――他和他的同事们一刻不停地行走着,一腔赤诚献职教,在培育了一茬茬祖国建设的栋梁之才、绘就了桐城中华职业学校无限春色同时,也演绎和收获着人生的和谐与恬淡、辉煌和灿烂。(陈邦裕  许文祥)


返回列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