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桐城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2023年06月11日 星期日

凝智聚力 强化服务 扎实做好新形势下未成年保护工作

发布时间: 人气:0 来源:admin


市妇联坚持以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发展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中心,在“政府领导、部门联合、社会参与”全方位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组织网络中持续发力。一是发挥妇联组织优势。成立了家庭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各镇街妇联组建家庭教育和关爱未成年人保护服务队伍,形成了不同层次的未成年人教育组织网络,为未成年人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组织保障。全市各镇街、226个村(居)均设立了儿童维权工作站(点),将《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纳入日常学习教育中,并建立了维权工作制度,为未成年人合法维权提供了组织保障。二是强化部门协同联动。以二十大报告中关于“儿童工作”指示要求为根本遵循,以安徽省和安庆市新“两纲”为蓝本,结合桐城实际,出台《桐城市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明确市政府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职责,及时更新完善联络员制度,扩大未成年保护工作领域和范围,增强工作的连续性、实效性。参与省未成年人保护中心调研组、桐城市人大有关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调研以及安庆市留守儿童调研活动,以问题为导向,以目标为牵引,为做好新时代未成年人,特别是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工作制定切实有效的方案措施。三是发挥社会服务力量。成立巾帼志愿服务队伍,组织号召社会各界各类志愿组织、社会爱心人士、专家、企业参与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深入家庭、学校、社区开展未成年人保护法宣传教育、未成年心理健康辅导、家庭教育宣传、弱势群体关爱帮扶等志愿活动。

二、夯实两项教育,切实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2022年度,市妇联坚持以面向儿童、服务儿童为宗旨,注重普法教育、家庭教育,进一步在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中持续发力。深化普法教育。利用“三八”、“六一”、法制宣传日、家风家训家教主题宣传月等契机,深入家庭、社区、学校,通过发放法律宣传读本、政策宣讲、设立法律咨询台等方式,广泛开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发放宣传资料8000余份。发挥“桐城女性”官微作用,不定期推介防溺水、防拐、反诈、反家庭暴力宣传。联合市法院走进河东幼儿园开展“法润童心 守护成长”预防性侵普法宣传活动,提高未成年人自我保护意识。推进家庭教育。深化“家家幸福安康工程”,面向广大家长学生,多形式组织开展好家庭好家教好家风宣传教育活动28场次,受益5000余人次。联合法院印制并发放《家庭教育促进法》宣传单页2万份。邀请司法局作《家庭教育促进法》专题讲座。组织家庭教育典型代表、心理专家、巾帼志愿者等依托各类儿童活动阵地、学校举办家庭教育讲堂,从心理健康、亲子教育、隔代教育等方面提供家庭教育支持。深化“最美家庭”“平安家庭”等精神文明家庭评选活动,选树一批家庭典型,深入村、学校、企业开展好家风好家训好家教巡讲、“最美家庭”宣讲等活动,传播社会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提升广大家庭和青少年儿童家庭素质教育。

三、抓实三个重点,提升留守困难儿童关爱实效

一是加强阵地建设。发挥省妇女项目、安庆市妇女项目资金作用,整合3个省级“儿童之家”、4个儿童快乐家园、16个安庆市级“儿童之家”等儿童活动阵地资源,建立健全儿童之家、儿童快乐家园岗位职责、关爱活动、结对帮扶、家长联系等制度,规范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工作流程。同时配置室内外儿童活动室、亲子视频室,配置游乐设施、益智玩具和书籍,让留守儿童拥有一个课余学习、娱乐、游戏、心理疏导的场所。

二是强化阵地服务功能。市镇村三级妇联联动,丰富各类儿童活动阵地活动开展,组织“我爱我家·同悦书香”、“书香飘万家”、“我家最爱读的一本书”等儿童阅读指导、评选、展示系列活动。开设“四点半课堂”,村(社区)儿童之家、儿童快乐家园与辖区内学校进行了无缝对接,组织巾帼志愿者们在下午四点半放学后对部分留守孩子进行作业辅导和兴趣拓展,丰富孩子们的课余生活。

三是深化关爱服务活动。“六一”国际儿童节,市妇儿工委办积极争取四大班子领导深入基层看望农村困难儿童、留守儿童等,带去慰问品和慰问金,使儿童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爱和温暖。在腾讯99公益日活动开展期间,市妇联积极呼吁、广泛动员,在全市广大爱心人士的踊跃募捐下共筹得19万余元善款,救助困难女学生90余名,帮助192名困难儿童实现“微心愿”。实施困境尖子生资助项目,资助三所省示范高中91名困境尖子生10.97万元。市妇联通过线上发动、线下摸排联系,联合有关单位在全市开展“爱心牵手志愿行 童享阳光共成长”桐城市关爱困境儿童公益活动,市女企业家协会爱心会员、“五老人员”、商会会员等爱心人士认领并长期结对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困境儿童54名,春节期间,为让54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困境儿童过个开心年、幸福年,市妇联及市女企业家协会部分爱心会员开展了分组慰问活动,为孩子们送上了精心准备的新年红包和礼物,积极营造全社会共护共爱氛围。

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未成年人教育保护工作更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整合社会资源共同参与,依靠政府行政力量组织实施,有关职能部门行动一致统筹实施未成年人教育保护工作。下一步,市妇联将紧盯未成年保护工作中的“疑难杂症”,聚力在未成年人保护与家庭教育衔接、与基层社会治理衔接上,联合相关部门开展未成年保护法律宣传、关爱服务、家庭教育、跟踪回访等活动,在“政府领导、部门联合、社会参与”的未成年人保护网络中贡献巾帼力量


返回列表 相关新闻